医械营销形势大变!大半企业两年后将淘汰出局
医药网8月27日讯 行业政策带来的危机远大于竞争引发的风险!这个观点已经得到绝大多数医疗器械朋友的认同,面对医用耗材二票制,提高集中配送度,医用耗材降价,医联体和分级诊疗等政策的影响下,三分之二的医用耗材代理商和企业将在2020年以后被淘汰出局。作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如和适应市场的变化,对营销战略进行升级?
案例分析:某医用敷料生产企业,2017年销售额为3562万,有20人的营销团队,主要做二级以下的医院,采取是代理制,2018年制定的目标任务为六千万,在新形势下,如何完成目标任务?企业的营销战略如何升级?
2018年营销战略:完善产品品类管理,实现民营市场和公立医院齐头并进,营销系统升级(渠道优化和匹配,对标,差异化)
根据多个行业政策,具体的应对策略如下:
医联体:目前有四种医联体的形式
城市医联体(以镇江,深圳罗湖为代表)和跨区域专科联盟(以北京儿童医院为代表):笔者王强认为这二种医联体形式是以三甲医院为龙头,所以我们一是要提升销售人员的技能,二是渠道,资源要能匹配,三是对标行业知名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补齐营销短板,最终实现三甲医院的开发和上量。
医共体(以安徽天长模式为代表):目前浙江,山东,安徽在主推这种医共体,实现县级医院和乡镇医院的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支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增加人手,精耕细作。
远程医疗协作网(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同仁医院为代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做典型病例。
医用耗材降价,医疗控费,医疗收费模式等政策: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优化产品品类,强化竞争优势,抢占进口品牌的市场份额。
医用耗材二票制和提高集中配送度: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对渠道进行优化,建立省级或区域物流配送平台,扶持核心代理商年销售额做到四千万以上,然后向大型商业公司如国药,九州通靠拢。
分级诊疗有六种形式:家庭医生和区域影像的典型代表是上海;四川/海南/新疆主推远程医疗,甘肃和贵州主推中医药,贵州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四川还做慢病管理。笔者王强认为在分级诊疗的环境下,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普及型,普检项目为主,主抓政府采购项目。
开发民营市场如民营医院,医学美容市场:民营市场不受行业政策影响,没有市场准入门槛(没有入围江苏,湖南,湖北等省的医用耗材集中招标,你是没有资格去开发医院),而民营市场启动快,但竞争激烈,客户转化率比较高。
在新形势下,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只有顺势而为,实现营销战略的升级,才能生存和发展!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相关报道
-
- 过一致性评价品种医院准入项目如何操作?区域项目制营销提供思路(2018-08-24)
- 中药企业如何在合规监管下做好“学术整合营销”?(2018-08-21)
- 86家药企销售、利润、研发、营销费用排名(2018-08-21)
- 相信品牌的力量|热烈庆祝孩儿乐品牌整合营销案例入选《标杆》(2018-08-10)
- 处方药营销推广格局将发生本质变化!(2018-08-01)
- 医疗美容包装营销套路深 “三非”“黑”你没商量(2018-07-26)
- 聚焦大健康 2018年大健康新营销发展峰会暨金鼎之约颁奖典礼在天士力成功举行(2018-07-24)
- 减肥界的杜蕾斯:碧生源小蓝盒玩转创意营销,成网红爆款!(2018-07-10)
- 聚焦行业目光,大健康新营销发展峰会即将启幕(2018-07-10)
- 严控耗占比,高值耗材学术营销这么做!(2018-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