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改契机推进“三医联动” 中国医改破冰前行
医药网12月30日讯 2019年,降药价“虚火”之战在中国各地打响。如何借助此次国家药品采购机制重大改革的契机,深化医药、医疗、医保联动改革,进一步破解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已历经十年的中国新医改,正在破冰前行找寻答案。
近日,肺癌患者陈宁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消息。她一直服用的抗癌靶向药吉非替尼,从此前的一盒2280元(人民币,下同),在当地直降为547元,再加上医保报销,陈宁未来每月自付费用只需几百元。
随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至全国,不仅是肺癌领域,肿瘤、乙肝、高血压、精神病等重大疾病患者的医药费用在多地都显著下降。
中国建立医保制度以来规模最大的一轮医保谈判近日也备受关注。70种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新药“入围”医保,涉及肿瘤、罕见病、丙肝、糖尿病、耐多药结核等领域,价格平均下降60.7%。
为确保“自降身价”的药品质量“不打折”、供应“不断货”,中国官方采取多举措加强药品临床使用情况监测,并逐步建立健全药品价格常态化监管机制,在保证质量和供应的同时,力促药品回归合理“身价”。
深化“三医联动”改革
质量过硬却没有“营销费用”的药品,如何才能获得医改主力军——医务人员的“青睐”?
业内人士指出,切断医院与药品的利益链条,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离不开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行业薪酬分配机制,从“以药养医”转变为“以技养医”。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总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谢显金透露,在当地医改前,自己一年工资不超过十万元。近几年,年薪至少翻了一倍。
三明市是全国医改的“明星城市”。2012年,该市医保基金亏损约2亿元,在巨大压力下被迫启动医改。通过大力深化医药、医疗、医保联动改革,实行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将腾出的空间主要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优化医院收入结构等。
三明医改不断突破利益藩篱,“步步惊心”却成效显著。三明市城镇职工医保住院次均费用由医改前的6553元下降到2018年的5847元;医务人员年平均工资从医改前的4.22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11.34万元。
今年12月28日,中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问世,坚持“三医联动”改革作为新医改推向纵深的关键被纳入其中。日前,中国官方已制定“时间表”,明确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互联网+”助力分级诊疗
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值班医生面对着一台大屏幕,屏幕里的患者因为突然胸闷、气短,在银川市大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的陪同下,通过在线互联网门诊接受第一人民医院医生的诊疗。
宁夏“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自2018年获批以来,已构建起从自治区覆盖到乡村的五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探索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低成本、可复制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
在该模式的推动下,有效实现优质资源下沉,尽力让当地民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曾经医疗资源相对落后的宁夏已经站在了中国新医改的前沿。
作为解决“看病难”的重要举措,中国多地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特色分级诊疗模式:利用“互联网+智慧家庭医生”方便社区居民就诊;用自助机读取医保卡,继而定向分诊;通过区域医疗协作平台进行双向转诊……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相关报道
-
- 响应国家医改号召,固生堂中医探索大学合作社会办医(2019-12-23)
- 北京医改显成效:分级诊疗效果向好 技术劳务价值体现(2019-12-19)
- 从“反腐”到“健康” 三明医改究竟厉害在哪儿?(2019-12-11)
- 三明医改经验将全国推开 改写相关行业命运(2019-12-06)
- 国家卫健委公布12大医改方案 继续放管服!(2019-12-03)
- 卫健委发布最新医改文件 基层医生要涨工资了(2019-12-02)
- 中央开会 通过医改重要文件(2019-11-29)
- 重磅医改政策即将发布!涉及集采、药品追溯、货款支付等15项改革举措(2019-11-28)
- “三明医改”全国开花 24项重点任务定了!(2019-11-18)
- 河北省3年累计投入医改资金1909亿元(2019-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