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索: [订阅][投稿]
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健康专题

研究称减量版“鸡尾酒”疗法对中国艾滋病患者更安全有效

news.PharmNet.com.cn 2020-05-11 中国新闻网 字号:放大 正常
  中新网上海5月6日电(陈静)依非韦伦、替诺福韦、拉米夫定“鸡尾酒”组合,是中国HIV感染人群应用最广泛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牵头,携手南京市第二医院、云南省传染病医院组成研究团队,证实了依非韦伦和替诺福韦减量的抗艾滋病治疗方案在中国艾滋病人群中的疗效,这样的方案更安全。
 
  中国关于依非韦伦减量的相关研究此前未有报道。该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Emerging Microbes&Infections》发表。卢洪洲表示,这说明,依非韦伦减量在中国HIV感染人群值得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为在中国减量使用依非韦伦等提供更多证据。
 
  在中国患者的艾滋病治疗中,依非韦伦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反应,如头晕、多梦、睡眠不佳、抑郁等;替诺福韦引起的肾毒性和骨毒性,给服药者带来诸多困扰。 事实上,依非韦伦减量在国际上已有共识,但缺乏中国人群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数据。而此前,国际医学界未对替诺福韦进行减量的尝试。卢洪洲告诉记者,医生和患者普遍担忧,将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减量后,会影响其抗病毒疗效,并会引起耐药风险增加。
 
  针对这一问题,卢洪洲教授团队牵头设计了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探索依非韦伦、替诺福韦减量后,联合拉米夫定的抗病毒方案能否“减毒减量不减效”。研究人员在从未接受过HIV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中使用减量版的“鸡尾酒”组合。
 
  减量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48周后,通过对比其不良反应和疗效,研究人员确定减量组的抗病毒效果与标准组相当,且总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研究表明,减量组患者中,依非韦伦相关对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少,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亦较少;但是替诺福韦相关的肾损害和骨密度降低,在两组没有差别。研究人员发现,减量组的耐药风险并没有增加。(完)
 
  【编辑:黄钰涵】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返回医药资讯首页

食药法规APP

中医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