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药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
医药网12月2日讯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公布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之未经审核财务业绩。回顾期内,集团加快新药开发并构建互联网生态圈,带动新产品收入攀升66.9%,标志着转型取得阶段性成功。
发展重点:
· 集团多个新上市产品及抗肿瘤产品销售取得显著增长。期内新产品贡献收入约人民币66.6亿元,按年大幅增长66.9%,占总收入约36.7%。
· 创新药占比从去年同期约20%增加到约25%,大量重磅产品上市在即。
· 抗肿瘤用药销售额约人民币57.92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37.8%。
· 2018年新上市品种为13个,2019年新上市品种为26个,2020年至今新上市品种为26个。
· 研发取得理想成绩,于第三季度内,获得生产批件11件。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研发总开支占集团收入约11.6%。
· 集团通过多种互联网平台建立了与医患的便捷沟通,并通过多个有资质的平台开展互联网营销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 ?二零二零年全国药店周暨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年会、中国医药互联网经济年会?上发布?二零一九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中国化药企业TOP100排行榜?,中国生物制药荣列榜单第二名。
回顾期内,集团收入约人民币181.3亿元(2019年九个月:人民币193.2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从去年同期的约20.6%上升至回顾期的约36.7%。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应占盈利约人民币18.5亿元(2019年九个月:人民币22.6亿元)。每股盈利约人民币9.81分(2019年九个月:人民币11.95分)。撇除因收购北京泰德24%权益而产生之新增可识别无形资产摊销费用(扣除相关递延税项和非控制权益)、权益投资及金融资产之未实现公允价值亏损(净额)以及可转换债券嵌入衍生部份之公允价值亏损和可转换债券债务部份之实际利息费用之影响后,基本盈利约人民币22.9亿元(2019年九个月:人民币26.0亿元)。基于基本盈利计算之每股盈利约人民币12.16分(2019年九个月:人民币13.77分)。集团财务状况维持稳健,期末现金及银行结余达约人民币161.0亿元。
董事会宣布派发季度股息每股2港仙。连同第一季度股息每股2港仙及第二季度股息每股2港仙,首三季度合共派发股息6港仙(2019年九个月:6港仙)。
对于新批准的产品如抗肿瘤药晴可舒、安显、吉至、维首,呼吸系统用药天晴速畅、心血管系统用药安倍宁、泰舒乐、安欣芬、倍利舒,骨关节用药泰妍、苏立葆等带量采购后产品上量显著加快。
抗肿瘤新品安显、依尼舒、乐唯欣、益久、晴可依,化疗止吐药善启,镇痛新品芬可欣、予安,抗感染新品天铭、抗速平、丰瑞能、易瑞达,造影剂产品显爱、晴立明均取得理想业绩。
疫情期间,集团通过多种互联网平台建立了与医患的便捷沟通,亦在心血管、呼吸、疼痛、肝病、肿瘤多个领域加大慢病管理布局力度。
研发方面,于第三季度内,集团获得临床批件6件、生产批件11件及一致性评价获批15个、申报临床6件、一致性评价申报6个及申报生产2个。已累计有临床批件、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和申报生产的在研产品共398件,其中肝病用药37件、抗肿瘤用药190件、呼吸系统用药22件、内分泌用药20件、心脑血管用药16件及其它类用药113件。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研发总开支约人民币21.1亿元,占集团收入约11.6%。
于第三季度内,集团取得授权公告专利37项及新增专利申请119项。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879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0项,以及授权外观设计专利115项。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相关报道
-
- 扬子江进攻20亿注射剂大品种 对阵中国生物制药(2020-10-15)
- 中国生物制药维格列汀片获批 中生、齐鲁、豪森围攻诺华(2020-04-21)
- 翰森发布首份成绩单 与石药、中国生物制药大PK(2020-04-02)
- 中国生物制药24个产品销售过亿!肝病、抗癌药成主力(2019-09-02)
- 恒瑞、中国生物制药首次上榜全球制药企业50强!(2019-06-14)
- 中国生物制药一季度净利润近9亿 4个1类新药申报临床(2019-05-29)
- 恒瑞、石药、中国生物制药2018业绩大PK!谁最赚钱?(2019-04-03)
- 30亿大品种“称王” 中国生物制药与石四药抢食原研药市场(2018-11-12)
- 中国生物制药有32个过亿单品 研发费用近16亿(2018-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