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中选冠脉支架短缺?联采办:供应充足
医药网9月7日讯 近期有媒体报道集采中选心脏支架短缺问题,引发关注。6日,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发布消息称,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采平稳实施,中选产品供应充足。
近期有媒体报道集采后中选支架短缺问题,使用了《心脏支架困局:以前没钱做手术,现在有钱没支架》标题。
对此,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以下简称联采办)方面表示,上述报道标题为误导性标题,并披露了2021年1月以来冠脉支架集采中选结果实施的主要情况。
数据显示,2021年1-8月,医疗机构共使用中选产品(全部为铬合金支架)110万个,相较集采前去年同期数量(71万个)增长54%,使用总量已超过全国全年协议采购量(107万个),患者切实用上了降价后的支架。
从全国来看,各种规格的支架均有库存。集采前后,各种长度、直径规格支架的使用和出厂供应结构与2020年基本保持一致。
据介绍,冠脉支架集采是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的第一单,改革成效明显:一是群众获益明显;二是医生阳光收入增加;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据北京市测算,接受支架植入的患者平均个人负担下降1万元。
联采办方面表示,集中带量采购改变了原有的流通模式,需要生产、配送、使用等各方加强协作,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适应新的机制,在磨合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因改革而受到格外关注:一是生产、配送与使用方对集采模式的变化尚在磨合中;二是部分医院高价药物球囊使用快速增长。
监测发现,冠脉支架降价后,药物球囊虽然使用总量不大,但增长速度很快,这既有临床发展的合理增长,但考虑到药物球囊价格在2万元左右,不排除其他非正常因素导致。
对于中选支架供应问题,联采办一直在会同相关部门、企业和医疗机构努力解决,已经取得明显改善。
下一步,联采办将协同各方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完善冠脉支架集中采购和使用相关工作。包括进一步强化中选产品生产、配送能力;推动医疗机构提高内部管理精细化程度;规范药物球囊使用等。(完)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相关报道
-
- “价格战”另类打法:集采背景下逆行高价策略(2021-09-06)
- 集采未中标品种院外市场突围,四大不可为!(2021-09-03)
- 135家三级医院组集采联盟!高价药、基药将一网打尽?(2021-09-02)
- 国家医保局:医用耗材集采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来了(2021-09-01)
- 江西公示第五批国家组织集采非中选药品价格申报信息(2021-08-31)
- 中成药集采会发生“断供”事件吗?(2021-08-31)
- 耗材集采第二枪即将打响!这四类产品平均降幅会突破80%吗?(2021-08-31)
- 云南省增加部分国家集采药品补充供应企业挂网交易有关事宜(2021-08-26)
- 官方:大型医疗设备集采,涉CT、MRI 等(2021-08-26)
- 髋关节、膝关节耗材国家集采来了!9月14日启动(2021-08-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