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索: [订阅][投稿]
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行业动态

四类监测药品销售政策松动!单一大品种短板还在!

news.PharmNet.com.cn 2022-03-31 医药经济报  字号:放大 正常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四大类疫情监测药品在零售终端的销售政策出现松动。
 
  3月26日,昆明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发布《关于恢复“一退两抗”药品销售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
 
  《通告》要求,从即日起,全市零售药店有序恢复“一退两抗”药品销售(含网络销售);各零售药店要切实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对《昆明市“一退两抗”药品目录(第一版 试行)》中的药品严格执行实名登记销售制度,充分发挥零售药店“哨点”监测作用。
 
  除昆明外,近日,安徽铜陵、福建泉州、内蒙古呼和浩特、浙江杭州、江苏无锡等地,也逐步有序恢复“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四大类疫情监测药品(以下简称“四类药品”)在线下零售药店的销售。
 
  春天悄然降临,但“寒冬”尚未真正远去。可以肯定的是,政策的逐步放开有望带动“四类药品”在零售终端的销量。然而,曾经的“寒冬”暴露出的仅凭单一大品种盈利的短板,使得如何突破现有盈利模式成为众多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考题。
 
  销量暴跌
 
  近一年来,香雪制药经历了一场艰难的生存考验。
 
  香雪制药2021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2021年营业收入达25.20亿~30.19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5.95亿~7.95亿元。在分析总营收和利润大幅下降的原因时,香雪制药给出了“受疫情、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中成药产品销售不达预期”的解释。
 
  抗病毒口服液作为香雪制药的主导产品,主要用于风热感冒,被作为居家常备药,与橘红痰咳液均是年销售额过亿的中成药品种。用香雪制药董事长王永辉的话说,“自上市以来,抗病毒口服液对业绩的贡献功不可没。”
 
  不过,2021年上半年,抗病毒口服液营业收入仅1.5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7.86%,销量遭遇滑铁卢。
 
  原因在哪?
 
  为了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初广东省率先要求所有零售药店在销售发热、咳嗽类药品时实行登记报告制度,通过发挥全省零售药店网络覆盖优势和早期监测作用,实施全面精准排查。随后拟定了《需实名登记报告的退热类药品目录》,涵盖布洛芬、安宫牛黄丸、安乃近、复方感冒灵片、维C银翘片等43种药品。根据规定,各零售药店销售目录内的退热类药品时,必须实施实名登记报告。
 
  去年5月,为进一步提高监测的科学性、靶向性,提高登记报告的“准确率、及时率和覆盖率”,广东省对原制定的《需实名登记报告的退热类药品目录》进行优化,制定了《疫情期间需实名登记报告药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其中包括感冒灵(所有剂型)、抗病毒口服液、小柴胡颗粒等20个中成药,以及阿咖酚散、布洛芬等17个化学药产品。这是在外来疫情威胁与本土突发疫情的背景下,为落实新冠防疫工作、充分发挥零售药店在疫情监控中“哨点”监测作用,广东省执行的特殊时期政策。
 
  王永辉表示,自去年5月抗病毒口服液纳入“目录”执行后,该产品同比销售额下降90%以上,产品大量积压,产销难以达到良性循环状态。
 
   “硬币”的两面
 
  然而,政策也带有两面性。
 
  记者留意到,虽然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同样在需实名登记报告的37个药品之列,但与抗病毒口服液不同的是,该药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推荐中成药。此外,从3月26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的《关于开展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模拟报价的通知》中可以看到,连花清瘟颗粒亦是此次广东联盟的中成药集采品种。
 
  据此前公布的文件,广东中成药联盟集采首年预购量为39.95亿(片/粒/袋/支),其中公立医院33.94亿(片/粒/袋/支),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0.63亿(片/粒/袋/支)、零售药店1.38亿(片/粒/袋/支)。可以预见,随着广东中成药集采的开标,相关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连花清瘟颗粒作为以岭药业的拳头产品,为以岭药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以岭药业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呼吸系统类药品营收达24.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13%。可见,抗病毒口服液的政策困境,却似乎成为连花清瘟颗粒的机遇。
 
  此外,记者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发现,已上市的抗病毒口服液共有24个。从另一家生产抗病毒口服液的企业康缘药业看,年报显示,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36.49亿元,同比增长20.34%。截至报告期末,康缘药业共计获得药品生产批件203个,其中43个药品为中药独家品种,有3个中药保护品种。康缘药业分析认为,这些品种为产品销售提供良好基础,有效抵御经济环境及行业政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如何自救?
 
  事实上,尽管多地逐步有序恢复“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四大类疫情监测药品线下销售,但目前依然有部分区域的零售药店继续暂停或对“四类药品”在零售药店的销售有所限制。
 
  3月27日,《医药经济报》记者在广州大参林一分店走访时看到,该药店入口处醒目地张贴着“疫情期间需实名购买指定药品的温馨提示”,除了37种目录内药品外,还有广州市发热门诊目录的指引。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前购买目录内的37种药品依然需要提供48小时核酸证明。
 
  据悉,除广州外,安徽马鞍山、江苏常州等地区因疫情防控需要,对当地线上线下药店继续暂停“退热、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四大类疫情监测药品销售。
 
  面对政策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对单一品种市场依赖度较高的企业而言,在疫情常态化、监管严格化、政策密集化的行业趋势下,如何自救?
 
  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蒋蓉建议,“首先,应加强产业链纵深合作,与下游零售药店进行深度战略性合作,加大合作药店产品推广、专业培训和合规教育力度。其次,对普药品种销售,制定线上线下差异化营销策略,进一步加快数字化转型。依托互联网医院、线上药店等,积极运用数字化营销和管理手段推动线上购药、患者教育、患者管理等,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产品和市场策略转型,逐渐降低对单一品种的依赖度。一方面,对企业现有产品线进行深度评估与筛选,选择潜力品种培育新市场。另一方面,加强研发投入,整合现有治疗领域市场资源,通过立项自研、合同外包、技术引进等方式,寻求新的产品机会和利润点。”蒋蓉指出。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返回医药资讯首页

食药法规APP

中医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