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以最严的赔偿责任遏制食品、药品制假售假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27日发布《关于为促进消费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以最严的举措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严格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对食品和药品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全链条所涉制假售假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针尖上的安全”。严格依法适用首负责任制,避免生产者和经营者相互推诿,及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依法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管理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违法生产经营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以及生产、销售、使用假药、劣药的生产经营者,维护市场秩序。依法严厉惩治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以及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劣药罪,充分发挥刑罚对涉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行为的震慑作用。
《意见》提出,以最严的手段斩断“黑作坊”生产经营链条。生产经营未依法标明生产者名称、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消费者主张生产经营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支持,但法律、行政法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标签标注事项另有规定的除外。未取得药品相关批准证明文件而生产药品或者明知是该类药品而销售,药品的适应症、功能主治或者成分不明的,按妨害药品管理罪惩处;药品被依法认定为假劣药,生产经营者同时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或者生产、销售劣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既要依法追究生产者责任,也要依法追究经营者责任,坚决斩断“黑作坊”食品、药品的生产经营链条。
《意见》还提出,以最严的赔偿责任遏制食品、药品制假售假行为。充分发挥惩罚性赔偿责任对制假售假行为的遏制作用。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假药、劣药或者明知是假药、劣药仍然销售、使用,消费者、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生产经营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支持。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相关报道
-
- 恒瑞医药101款1类新药来袭 11个品种独家过评(2022-12-27)
- 中国国际中医药论坛在云浮举行 聚焦南药产业发展(2022-12-27)
- 湘赣粤港澳探索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路径(2022-12-20)
- 北京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复工 满足市民医药物资需求(2022-12-20)
- 江苏: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用品保供稳价工作的通告(2022-12-19)
- 湖南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带量采购未中选且在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挂网交易药品限价挂网申报结果(2022-12-16)
- 中国多地加快抗原检测试剂生产 保障医药物资用品供应(2022-12-16)
-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核磁共振仪等设备中标公示(2022-12-15)
- 北京全力保障医药物资用品供应 12日一次性投放2500万只抗原试剂(2022-12-13)
- 青海:严打医药用品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2022-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