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参保人门诊就医负担 实现更大范围共济
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发文,要建立健全当地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减轻参保人门诊就医负担。此次改革,是将个人账户的一部分放到统筹基金中,虽然个人账户上的钱有所减少,但是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共济,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或者退休人员,在此次改革中能获得更全面的保障。
我国目前有超过3.5亿职工医保参保人,每个人的医保账户都可以分为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改革之前,单位缴纳的医保一部分纳入统筹基金,一部分存入职工的个人医保账户,个人缴纳部分也纳入个人账户中。
专家介绍,个人账户不是储蓄,而是属于医保基金的一部分,仅允许个人在法定范围内使用。目前,80%以上的个人账户沉淀资金结余在健康状况较好的年轻健康人群账户中,而退休群众和患病群众结存少不够用,不生病的人花不出,生病多的人不够花,特别是就医需求较多的退休人员迫切希望建立普通门诊统筹。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将门诊费用纳入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改革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此后,各地开始增设门诊报销待遇。例如,福建福州市普通门诊起付标准由1500元降低为800元,江苏南京市门诊费用报销上限提高到1.5万元,山东德州市一级定点医疗普通门诊报销比例由60%提高至70%。多地还考虑退休人员负担实际情况,在多个维度向退休职工倾斜,报销比例比在职职工高出5%到10%不等。

河北自2022年1月1日起调整政策,是较早开展个人账户改革的地区之一。以河北廊坊市为例,改革后,当地医保增加了9.32亿统筹基金可用于门诊共济保障,基金结构更加合理。当地同步实施了门诊报销政策,起付线100元,在职职工报销60%,退休人员报销比例达70%。2022年新政实施一年,廊坊市已有超过180.6万人次享受到职工门诊统筹报销待遇。参保职工每次普通门诊平均报销140元,医保基金支出2.53亿元,而这部分支出,此前都需要患者个人负担。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相关报道
-
- 国家医保局: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2023-02-16)
- 官方表示当前发热门诊高峰已过 莫诺拉韦中国市场首发(2023-01-16)
- 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激光治疗仪(二次)成交公告(2022-12-05)
- 国家医保局: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2022-11-11)
- 多城落地“门诊共济”!院外零售“千亿市场”如何应对?(2022-11-02)
- 洪洞县中医医院儿科门诊购置医疗设备询价公告(2022-09-27)
- 丽江市古城区人民医院128排CT及发热门诊CT招标公告(2022-09-09)
- 漾濞县中医医院发热门诊设备采购(第二批) 招标公告(2022-09-08)
- 朔城区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等设备中标公告(2022-08-22)
- 荆州区中医医院门诊综合楼核磁医疗设备(二次)结果公告(2022-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