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索: [订阅][投稿]
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院报道

儿科就诊量激增,分级诊疗如何落实?专家详解

news.PharmNet.com.cn 2023-12-06 央视新闻客户端 字号:放大 正常
  12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冬春季呼吸道疾病健康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基层医卫机构要全面向儿童开放。在应对这一轮的呼吸道疾病高发中,怎么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又如何更好的推进儿童的分级诊疗?
 
  《新闻1+1》今晚邀请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共同关注:儿科就诊量激增,分级诊疗如何落实?
 
  此轮冬季呼吸道疾病为何给医院造成了这么大的压力
 
  倪鑫:这次感染高峰,大家经常会叫做“三年疫情欠的债”。
 
  实际上,儿童在今年秋冬季,从呼吸道感染状态来看,的确是过去三年,很多孩子戴口罩,在家里不出门等一系列原因,使得他的自身免疫力会受影响,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每年到秋冬季都会有这些感染病毒的存在,包括支原体也是平均3—4年有一个高流行期,今年也属于一个高流行期,可能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会导致今年秋冬季儿科感染量有点剧增的感觉。
 
  儿童出现感冒症状家长怎么选择医疗机构
 
  倪鑫:在今年秋冬季感染高峰,一方面,我们在做健康宣教,让家长认识支原体、流感的首发症状是什么。对于孩子的疾病,一定要看孩子的精神头,孩子精神头非常好,他肯定不会向不好的疾病重症发展,但孩子精神头不好的时候就有可能。
 
  第二方面,在分级诊疗的医疗机构,医生能够快速识别孩子的病情是不是有一个转变,是不是有向重症发展,如果是就需要及时转诊,绿色转诊,也能够给家长吃一颗定心丸。所以,从家长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医疗机构对疾病的认识,来实现分级诊疗,这样就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就近先把普通病、常见病看好了,疑难复杂的疾病再转诊,是可以实现的。
 
  基层医疗机构设置儿科相对较少怎么改变和完善
 
  倪鑫: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就要求妇幼保健院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儿科门诊“应开尽开”。实际上,在过去的儿科体系建设过程当中,由于儿科人才总体不足,在一些社区,包括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儿科诊疗体系。
 
  培养儿科医生的整体周期比较长,儿科经常被叫做“哑科”,孩子往往说不清自己到底哪里不舒服,相对来说比较难。所以,这可能就是他们不爱选择儿科的原因之一。
 
  这也是我们未来需要投入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加大儿科的吸引力,如何让更多的人来学儿科、从事儿科,这可能是最关键的。
 
  居住分散人才匮乏的农村如何提供基层儿科
 
  倪鑫:国家在医改时明确提出,儿科体系,要把县一级医院儿科做稳做强,做到有效兜底。对于农村孩子们,怎样能够有效接诊?
 
  需要把县级医院儿科做强以后,希望它们和乡村卫生院联动起来,支撑我们乡村卫生院儿科的整体建设,把医生留在县级医院,动态去负责乡村卫生院建设。这个办法,可能在未来能够让农村孩子及时看上儿科,应当去推广。
 
  儿科分级诊疗如何弥补人力物力供给不足
 
  倪鑫:公立医院的儿科,需要国家、各级地方政府给予支持。想培养和留住儿科人才,从国家到地方政策制定,要给儿童医院,尤其是儿科服务人员一些特殊政策。怎么样能够留住儿科人才,培养出更多儿科人才,是儿童健康服务一个最关键因素。另外还要注意儿童健康保健,让孩子尽量不得病、少得病。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返回医药资讯首页

食药法规APP

中医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