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新发现为骨质疏松等治疗提供新依据
骨和骨髓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维持着骨稳态。那么骨是如何对骨髓进行调控的?
记者17日获悉,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张长青、高俊杰和高悠水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了骨对骨髓的调控机制。他们发现,这一过程还参与了激素型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进而为治疗激素型骨代谢疾病,如:骨质疏松、骨坏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该研究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揭示了线粒体转运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和能量代谢调控方式,在骨与骨髓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一作用正是维持骨稳态的关键。
研究人员发现,骨骼细胞转运线粒体到骨髓的造血干、髓系、淋系等多谱系细胞中,形成复杂的线粒体转运网络。不同供体细胞转运线粒体的能力不同:骨骼干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不同受体细胞接受线粒体的能力亦不同:髓系细胞>淋系细胞>造血干及祖细胞。
据悉,通过构建线粒体转运缺陷小鼠,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转运受损后,破骨细胞的活动发生显著改变,导致小鼠骨量降低,骨稳态失衡。
研究人员还探索了线粒体转运在骨折愈合、原发性骨质疏松和激素型骨质疏松等病理生理过程的作用,发现了改善激素型骨质疏松的疾病进程的方法。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