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计划用6年建成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监测预警司司长焦振泉23日在北京表示,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制定指导意见,计划用6年左右时间,到2030年建成多点触发、反应快速、科学高效的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
当日,国家疾控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 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今年4月30日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新法已自9月1日起施行。
焦振泉表示,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要求加强传染病监测体系,建立监测哨点,拓展症状监测,强化联动监测、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要求细化预警,分析评估疫情风险,向社会发布健康风险提示,必要时由政府发布预警;要求完善疫情信息公布制度,各级疾控部门定期公布疫情信息,及时准确公布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确诊、疑似、死亡病例数量等信息。
焦振泉提到,国家疾控局聚焦规范化、多源化、智慧化,全力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其中,在全国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安装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加强医防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确诊病例一键报告、阳性病例提醒报告和涉疫信息自动捕获。此外,推动“人工智能+监测预警”应用场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多维度监测预警指标、数据库和模型库,实现涉疫异常信号的自动触发、自动捕获、自动预警,提升辅助决策水平。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相关报道
-
- 中国疾控中心:我国已初步形成多渠道传染病监测体系(2023-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