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索: [订阅][投稿]
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健康专题

了解髋关节疼痛的原因,选对药物,直击根源修复损伤,强健关节

news.PharmNet.com.cn 2024-07-09 医药网 字号:放大 正常

  宅家时,盘腿吃饭、看剧;运动时,高抬腿、负重深蹲;站立时,站姿懈怠体态差;工作时,久坐、跷二郎腿......这些行为很容易导致腹股沟、屁股、大腿根等相关关节受累,时间一长容易引发髋关节炎。值得注意的是,髋关节炎多起病于青年时期,早发于中年阶段,高发于老年人群。数据显示,40~50岁人群的髋关节炎发病率约30%,50~60岁人群接近50%,60~70岁则超过60%。而髋关节炎是导致出现髋关节疼痛的原因之一,面对髋关节疼痛,我们要如何应对呢?

 

 

  髋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哪些?警惕髋关节炎

 

  髋关节,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重要关节,也是全身负荷体重最多、受力最重的关节。研究显示:双腿站立时,髋关节承受着约人体重量的62%,而单腿站立时,承受的重量会达到体重的81%,跑步时髋关节承受的最大压力达到体重的5倍。而这些动作都会让髋关节成为“易耗品”。

 

  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炎、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类风湿性关节炎[[1]]等,都可能导致髋关节出现疼痛,其中,髋关节炎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这也是造成老年人髋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

 

  髋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软骨退变、破坏及伴有相邻软骨下骨病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为特点,导致关节功能受限的慢性关节疾病。它的发病机理有两个:关节软骨的磨损和关节软骨的变性退化

 

  因此,想要缓解髋关节炎造成的关节疼痛,补软骨、抑损伤是关键。氨糖作为蛋白聚糖的重要组成部分[[2]],也是国际公认的“关节润滑、修复剂”,坚持使用可促进蛋白聚糖的生物合成[2],有效修复关节软骨。同时,氨糖还可以抑制软骨成分丢失[[3]],抑制炎症因子,从根源延缓关节间隙变窄,改善关节结构,从而延缓髋关节炎的病情进展,缓解疼痛。

 

  中国膝骨关节炎临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23)就推荐氨糖作为软骨保护剂,用于治疗髋关节炎。不过,由于氨糖很难能从日常饮食中获取,因此,外源补充非常有必要。

 

 

  哪种氨糖比较好?选择治疗级氨糖维固力,从根源修复关节软骨

 

  目前市面上的氨糖有很多种,但对于急需缓解髋关节疼痛反复的人群来说,首推维固力。它是首个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原研品牌,属于OTC治疗级氨糖,从疗效、药效吸收、安全性等方面都是更可靠的选择。欧洲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临床经济学会(ESCEO)就强烈推荐维固力作为关节炎基础治疗的推荐药物[[4]]。

 

  从疗效来看,根据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世界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研究表明,维固力在缓解疼痛、延缓关节间隙变窄/改善关节结构等方面的疗效领先,优于纳入研究的33种骨关节炎常用治疗药物中,其中就包含盐酸氨糖,氨糖+硫酸软骨素复方保健品等[[5]]。

 

  另一项发表在《柳叶刀》的临床研究也表明,维固力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能显著,减轻关节疼痛程度约4倍[[6]],延缓关节间隙变窄的程度约4倍[[7]],从根源修复软骨。

 

 

  从药效吸收性来看,维固力的硫酸根本身就存在于人体关节滑液中,口服后90%可以被吸收进入体循环[[8]]。同时,药效可以保持15小时,能够长效、稳定发挥功效。

 

  从安全性来看,维固力硫酸氨基葡萄糖作为经典原研品牌,在上市前需要经过漫长的研发周期和严苛的临床试验,在上市后,还要持续对用药人群进行监测,并不断修正完善用药说明,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用药指南,品质更高、使用更可靠。

 

  不仅如此,维固力相较于盐酸氨糖,不含氯离子,所以对胃肠道更温和。也有临床研究表明,坚持长期使用维固力不会对血压、血脂、血糖产生影响,因此,它对于胃肠道敏感人群、消化能力脆弱的老年患者以及三高人群适配度更高。

 

  导致出现髋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建议先查明病因、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得到治疗获益。若确定是髋关节炎导致的疼痛,可服用维固力硫酸氨基葡萄糖来补充外源性氨糖,能够直击根源,促进软骨合成、修复软骨损伤,延缓髋关节间隙变窄,改善髋关节结构,从而延缓病情进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久坐、突然剧烈运动、保持正常体重、注意走路姿势,适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瑜伽和力量训练,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髋关节局部炎症消除。另外,当髋关节出现不适症状时,可采用热敷、按摩、针灸等物理治疗来缓解,配合使用手杖、腋杖和助行架等辅助器具,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减轻髋关节负荷,缓解关节疼痛。

 

  参考文献:

 


  [[1]] 常见的髋关节疼痛的原因有哪些[J].人人健康,2017(13):40-41.

  [[2]] Bassleer C,et al.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1998 Nov;6(6):427-34.

  [[3]] Chiusaroli R,et al.Int J Rheumatol. 2011;2011939265.

  [[4]] Bruyère O, Honvo G, Veronese N, et al. An updated algorithm recommend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from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Osteoporosis, Osteoarthritis and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ESCEO). Seminars in Arthritis and Rheumatism. 2019;49(3):337-350.

  [[5]] Gregori D, Giacovelli G, Minto C, et al. Association of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with Long-term Pain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Jama. 2018;320(24):2564. doi:10.1001/jama.2018.19319

  [[6]] Reginster JY, Deroisy R, Rovati LC, et al. Long-term effects of glucosamine sulphate on osteoarthritis progression: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Lancet. Jan 27 2001;357(9252):251-6.

  [[7]]PavelkaK,GatterovaJ,OlejarovaM,

  http://iot.china.com.cn/content/2020-06/11/content_41182707.html

  [[8]] Setnikar I. Arzneimittelforschung. 2001 Sep;51(9):699-725. ②施桂英.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3, 7(3): 129-132.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返回医药资讯首页

食药法规APP

中医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