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 提升医疗服务
记者14日从江西省委宣传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西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服务。
公立医院改革是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年来,江西认真落实国家医改决策部署,积极打造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高地。
“公益性是公立医院为民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根本保障。”江西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龚建平说,为维护医疗机构公益性,该省重点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财政补助政策、二是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三是健全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四是完善薪酬分配制度。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医疗服务价格是主要的收入渠道,也是医疗机构弥补医疗支出的主要方式。据介绍,江西协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工作,建立“指标体系+定期评估”模式,2022年至2024年,全省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30.1%、31.5%、33.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龚建平坦言,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是影响江西民众看病就医的突出问题。该省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多措并举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江西重点打造“7+4+N”的高水平公立医院体系,高标准建设7个国家和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龚建平透露,目前,江西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共开放床位5757张,累计平移新技术、新项目748项,填补省内空白301项,2024年门诊、出院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0.22%、13.67%,三四级手术占比平均增长10.56个百分点。
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同样加快推进。江西新余、赣州、抚州等3市布局9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覆盖161家医疗卫生机构;全省81个县(市、区)组建医共体93个,98%达到紧密型建设标准。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江西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样板医院。该院党委书记廖岚介绍说,目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28家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式”派驻专家,让人才资源“按需流动”;以医联体为切入点,建立双向转诊中心,为患者提前联系专家、安排远程会诊、床位安排、检查预约,畅通转诊绿色通道。
为让民众看病更省钱,江西紧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公立医院综合监管,切实减轻患者费用负担。据统计,2024年江西全省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次均费用和次均药品费用分别同比下降6.23%、20.72%,门诊次均费用和次均药品费用分别同比下降2.88%、4.17%。
龚建平表示,下一步,江西将聚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深层次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增强民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幸福感。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相关报道
-
- 湖南明确护理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执行相关事项(2025-04-09)
- 河南规范整合产科、中医等4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2025-04-09)
- 湖北省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2025-04-07)
- 浙江省公布外照射治疗(重离子放疗)医疗服务价格项目(2025-04-02)
- 国家医保局:5批中医类立项指南涵盖所有中医医疗服务(2025-03-31)
- 国家医保局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2025-03-13)
- 国家医保局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单独立项(2025-03-13)
- 国家医保局印发《骨骼肌肉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2025-03-10)
- 国家医保局印发《心血管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2025-03-10)
- 北京市附条件新增无创脑损伤目标体温控制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相关政策(2025-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