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七大治理措施亮剑“百日行动”攻坚战
全国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百日行动”部署以来,贵州省医保局闻令而动,紧盯3大整治重点,深入推进“查惩治”,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精心制定攻坚方案,以七大治理措施为抓手,主动亮剑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坚决守好群众“看病钱”“救命钱”。
一是做好药品追溯“码上管”。通过国家医保码、药品追溯码、商品条形码“三码合一”,实现医保药品从出厂到患者使用的全流程随码追踪,做到有码必扫、依码支付、重码必核,让假药、回流药无处遁形,实现全省定点医药机构全覆盖扫码追溯。
二是建立耗材监管“闭环链”。建立定点医疗机构重点医用耗材全流程闭环监管系统,通过耗材UDI码追溯管理,实现入库、出库、使用、销售全流程监管,形成闭环链,精准打击串换、虚记耗材等行为,试点单位已上线启用,推广全省运用。
三是筑牢超量开药“预警线”。打破地域、机构信息壁垒,建立重点监测药品超量事前分级预警监管系统,设置适当超量阈值,对重点药品进行红、黄两级超量预警监测,第一时间将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风险拦截在医保结算之前,转“事后罚”为“事前防”,试点单位已上线启用,推广全省运用。
四是构建拆零药品“追踪器”。针对拆零药品监管难问题,建立重点监测拆零药品精准追溯监管系统,精准将国家医保码、药品追溯码、商品条形码、院内字典码“四码合一”并锁定到每一颗、每一毫升药品,实现“一码一药一价”,无感追踪拆零后易发的重复收费、串换收费、回流倒卖等行为,试点单位已上线启用,推广全省运用。
五是打造委托购药“规范办”。开发全省线上线下委托购药系统,方便行动不便的慢病患者等群体委托他人开药,明确委托购药流程、委托范围、委托身份等,既提升贴心医保服务,又预防“职业骗保人”主观故意利用委托渠道代开、倒卖药品等行为,打击虚假委托。
六是推进信用评价“联合惩”。健全医保基金监管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对信用主体开展分级分类评价,联合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中医药管理、药品监管等部门,依法依规应用评价结果,强化联合惩戒,增强信用主体自律意识。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医药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医药网;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pharmnet@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相关报道
-
- 上海发布本市医保总额预算单列医用耗材编码信息的公告(2025-10-23)
- 重磅!杭州医保新政发布!明年1月1日起实施(2025-10-23)
- 国家医保局: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扩面提质(2025-10-17)
- 医保可报销药品仅占2%、医保买药比自费贵……谣言!(2025-10-16)
- 严查欺诈骗保!国家医保局开展“百日行动”(2025-10-11)
- 关于发布上海市医保总额预算单列药品编码信息的公告(2025-10-10)
- 国家医保局开展真实世界医保综合价值评价试点研究(2025-10-09)
- 国家医保目录抗癌药品已超230种(2025-10-09)
- 2025年9月份第2批次广东省医保医用耗材新增挂网产品拟挂网价格信息(2025-09-28)
- 国家医保局:已印发33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2025-09-28)



